她长叹一口气,眉眼也随之暗淡下来。
只是彦礼的病症来的突然,待我从上都将他接回之时,便已然是先前你所见到的那副模样。
闻夫人话音一顿,满眼担忧地回身看去
榻上的闻彦礼睡颜安宁,倒将眉宇之间的妖冶之气冲淡了几分。
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,我到如今也尚未查清,更莫说他与那周家娘子的事
闻夫人收回目光,满眼诚恳地看着文玉和宋凛生二人。
我也仅能猜测几分,说个大概,确实没有什么真切的依凭
又是一道淡淡的叹息逸出,闻夫人双目紧盯着那药方子,却是满眼的无可奈何。
因而也不好答复文娘子。
文玉闻言一顿,心中有个什么隐约的念头闪过,却又有些飘忽不定,琢磨不准。
她侧过身去抬眸与宋凛生对视片刻,见宋凛生面色如常、未有疑虑,想来闻夫人所言非虚。
文玉不再步步紧逼,抬袖将手中的房子塞进闻夫人怀里,动作间干脆利落、毫不迟疑。
她原本就是为了救闻彦礼而来,也不会真的将他的性命安危置之不顾。
只是事到如今,既然闻夫人也没有个准话,那看来还得从别处入手才是。
比如与闻大公子青梅竹马的这位周家娘子。
文玉微叹一声,却并不泄气,转身同闻夫人问道:那你所说的这位周家娘子,现在何处?你可知晓?
闻彦礼的神智是救回来了,但这件事当中的古怪,她却不能视而不见。
索性就刨根问底一回罢。
帮人帮到底,送佛送到西,这不就是师父常说的功德无量吗?
闻夫人仅仅攥着手中的药方,双目满含感激之色,连忙应声道:知晓、知晓。
小周娘子她家住警钟街绿水巷,开着一家小学堂,叫叫闻道书舍。闻夫人思索片刻,补充道,文玉娘子若要去,稍一打听便知。
只是她话音未落,文玉双眉倒先凝起,她侧身看了身边的宋凛生一眼,见他眸中也是光亮一闪,心下的猜测更加确定了几分。
警钟街,绿水巷。
这里她可并不陌生。
脑海里申盛的话不断回响
周先生在巷尾有一间自己的小学堂,叫闻道书舍,她自己便是书舍的教书先生。
周先生。
小周娘子。
两个名字渐渐合到一处,就好像是两个交叠的身影最终化为了一个人。
文玉目光回转间,视线重新聚集在闻夫人身上。
闻夫人所说的小周娘子,不知
随着文玉话语出口,闻夫人似乎回过神来一般,惊醒着接话,小周娘子闺名唤作乐回,周乐回。
果真是她。
似拨云见月一般,诸般猜测在此刻得到验证,文玉心下了然。
真没想到,闻大公子的这位小青梅竟然就是绿水巷的周先生,并且同她和宋凛生早就打过照面。
这样一来,似乎此事查探起来便容易许多。
至少她和宋凛生不必满江阳去寻人了。
文玉唇角微弯,俏皮地抱着手扬眉看着身侧的宋凛生。
见他极轻地点了点头,想必与她心中所想大差不差。
文玉心满意足,今日这一趟总算有些收获,不枉她熬的这几个日夜,更不曾白费阿兄的千里传书了。
只是
文玉脑筋一转,方才放松下来的神经即刻又紧绷起来。
那日在学堂,她和宋凛生可是亲眼见了周先生本尊的。
冰凿雪雕,如霜似花。
那样的出挑不凡的人物,又生了一副热心肠,既然肯分文不取地在学堂授课,又怎么会是不念旧情只因闻大公子患病便与之分道扬镳呢?
这其中不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曲折缘由,而闻夫人并未据实以告罢?
文玉双手环胸,下巴微扬,心思回转间忍不住上下打量着闻夫人。
这位峨眉婉转、发髻端庄的闻夫人,眼角挂着未干的泪痕,面上略有几分不解,直直地与文玉对视,却不知说些什么好。
闻夫人。
文玉率先开口,打破了这莫名的沉静,她奇怪地看了一眼闻夫人,忍不住说道:这位周娘子,我和宋大人都曾见过的。
闻夫人叫她这话说的不明所以,茫然的眼光在文玉和宋凛生之间逡巡。
似乎为了验证文玉所言非虚,宋凛生闻言上前一步,肯定地朝闻夫人点了点头。
闻夫人连连摆手,似乎叫宋凛生不必如此。
他是一方知府,自然不会作假。
文玉娘子,宋大人,这只是对于文玉娘子这句没头没脑的话,她仍是不能领会。
闻夫人眉心微蹙,似在思索着什么。
既见过面,文玉娘子和宋大人便可去绿水巷寻人
倒不必她引路了。
文玉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