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得七七八八了,明年一开春,第三支船队就要出海,陆侯爷有厉害的舵手推荐?”
“知道几个。”
陆柄想了想,抬头看着李苍,问道:“殿下,下官斗胆问一句。”
“陛下出海…要寻什么?”
郑王爷伸手,给陆侯爷添了茶水,然后看了看陆柄,笑着说道:“侯爷觉得,我父皇要寻什么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
陆柄摇头道:“不过有人跟我说,陛下可能是在找…”
“长生之药。”
郑王微微摇头。
“这就把我父皇看得小了。”
郑王爷自己喝了口茶水,神色平静:“这事我问过父皇,他老人家也回答了,我可以回答陆侯爷,父皇绝不是在找什么长生之药。”
“父皇从来不信这些。”
郑王笑着说道:“开国十几年了,哪一位高僧道长,进过皇城半步?”
陆侯爷先是点头,开口道:“下官久不在洛阳,有些不太熟悉了。”
郑王爷看了看他,然后目光看向门口,缓缓叹了口气:“我父皇说,海外有一种作物,可以长出堪比裘皮的绒絮。”
“还有一种作物,一亩地可以长出几千斤吃食。”
“这些东西,都在海外。”
郑王爷收回目光,看向陆柄。
“我父,是在寻…”
“天下温饱。”
一日二薨
数日之后,甘露殿。
郑王李苍小心翼翼进了甘露殿,等一路走到甘露殿里面,他先是抬头看了看父亲常常坐着的软榻,却并没有看到父亲的身影。
他只能四下看了看,结果在甘露殿里的兵器架前,看到了那个高大的身影。
此时,一个身材高大的身影,手里拿着一杆漆黑的大枪,正望着这杆大枪,默默出神。
李苍深呼吸了一口气,走到了皇帝陛下身后,叩首道:“儿臣叩见父皇。”
皇帝陛下这才回过神来,把手里的长枪,放回兵器架上,然后回头看了看这个三儿子,抬了抬手:“起来。”
“是。”
李苍爬了起来,跟在李云身后,问道:“父皇在想从前的事情么?”
“嗯。”
李云叹了口气:“年纪大了,就开始喜欢怀念过去了,近来常梦到自己年轻的时候。”
他看着李苍,笑着说道:“当时我,比你现在还要年轻一些,就带着十来个差役,还有你晋王叔他们,把宣州各县,给来回犁了一遍。”
李苍连忙低头道:“孩儿听晋王叔说过,父皇神勇,千古无二。”
李皇帝叹了口气:“可是当年缉盗队的兄弟们,如今还在的。”
他看了看李苍,默默说道:“已经不足五十人了。”
皇帝陛下望着殿外,默默说道:“用不多久,我那五十功臣宅,怕也会陆续易主。”
李苍低着头,不敢说话。
皇帝陛下感慨了一番之后,回头看着他,问道:“家里孩子病好些了没有?”
郑王府的小公子,上个月生了大病,病的相当严重,还是李云下诏,让太医院的太医长住郑王府,才救了下来。
郑王连忙低头:“多谢父皇,孩子已经快好了。”
“好了就好。”
李云点了点头,坐回了软榻上。
“今天干什么来了?”
李苍这才从袖子里,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书,低头道:“马上要年底了,这是去年十月到今年十月的账目,儿臣已经整理出来了,交给父皇过目。”
“父皇如果看了没有问题,从下个月开始,儿臣就陆续把今年岁入,送入内库。”
皇帝陛下接过文书,随意丢在一边,笑着说道:“交给你管了,还信不过你不成?”
“父子之间,还用得着这般吗?”
李苍正色道:“正因为是父子之间,父皇才更应该看看,只有父皇看过了,儿臣才能继续把家里的产业给经管下去。”
说着,他又从袖子里,摸出了一个小木盒子,两只手捧着,递在了李云面前,开口道:“父皇圣寿将至,这是儿臣让琉璃厂,给父皇准备的礼物。”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是最新弄出来的望远镜,比起从前更清楚了些。”
李皇帝单手接过,打开盒子看了看,只见盒子里装着一支单筒望远镜,这望远镜本身倒没什么,只是外壳是金镶玉,玉也是上好的玉石,呈现龙状盘绕在镜筒上,看起来相当华贵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