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就是江南道人,而且是寒门出身,他离家多年,当前最要紧的需求,当然是要衣锦还乡,人前显圣。
这是刚需。
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,李云自然要考虑下属的需求,因此要放姚仲回家,好好的显一显圣。
即便是城府极深的姚相公,闻言也忍不住有些激动,他对着李云深深低头道:“臣…多谢陛下。”
“这么多年了,客气什么?”
皇帝陛下摆了摆手,爽朗一笑。
“都是老兄弟。”
……………
等过了淮水,进了庐州境,皇帝陛下把陆家姐妹以及大女儿,都叫来了自己的辇车上,李皇帝摸了摸自己女儿的脑袋,指着官道两旁,笑着说道:“当时王均平作乱,贼匪闹及庐州,为父就是在这里认识的你娘亲。”
“还有你姨娘。”
陆家姐妹,此时也在看着辇车外的风景,一转眼,她们也已经十几年没有回到庐州,听到李云的话,想起了当年的事情,姐妹俩都不由得红了眼睛。
李皇帝这才想起来,当年那场相遇,对于他来说是英雄救美,但是对于陆家来说,却是实打实的家破人亡。
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,皇帝陛下咳嗽了一声,不说话了。
庐江公主看了看外面的景象,问道:“父皇给我封的庐江公主,庐江就是在庐州是不是?”
“是。”
终于岔开了话题,皇帝陛下松了口气,回答道:“庐江便在庐州。”
李殊伸出头,往外看了好一会儿风景,这才坐回到了皇帝身边,她抬头看了看皇帝,开口道:“父皇,北边的仗打得怎么样了?”
陆皇妃闻言,顾不上伤心,瞪了一眼自己的女儿,呵斥道:“这些都是朝廷里的大事情,你问来做什么?”
庐江公主显然害怕自己的娘亲,胜过害怕李云,闻言缩了缩头,但还是辩解道:“二弟不是去北边打仗了吗?我跟二弟一起长大,问一问二弟的情况还不行?”
李云倒是没有生气,只是笑了笑,开口说道:“北边打的还算顺利,你二弟都跟着孟青一起,打到辽东关外去了。”
说到这里,他便不说话了。
直到庐江公主不依的拉了拉他的衣裳,李皇帝才哑然道:“苏家那老四,也跟着二郎一起。”
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这才哑然道:“两个人相处的还算不错。”
到现在,苏湛进入二皇子李铮的斥候小队,已经几个月时间了,二人的关系,的确比从前好了太多。
庐江公主不好再问,只好改口道:“爹,我听小舅说,陆家有个大坏人,就住在庐州。”
“女儿这一次,想…”
这位大公主握紧小拳头,看了看娘亲和姨娘,哼哼了一声。
“教训教训他。”
人不知郡守
好人不长命,祸害遗千年。
十几年前前,王均平之乱席卷中原,蔓延天下,陆家大多数人都死在了那场动乱之中,陆皇妃的那位小叔叔陆祯,至今依旧活着。
开国初年,他去洛阳求官不成,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庐州老家,好在当年陆家的底子深厚,即便他只是继承了一点儿,也足够他在庐州过活。
至于李云为什么没有追究他,一方面是因为,这毕竟算是陆家自家的家事,交给陆柄处理为妥,李云总不好自己做主,把这个陆家的长辈给弄死。
再一点,像是陆祯这样的人,已经太小太小,小到不够资格吸引李皇帝的注意力了。
要不是庐江公主提起这一茬,李云都差点把这个事情给忘了,听了大女儿的话,李皇帝没有应声,只是笑着看了看陆皇妃。
如今的陆嬛,在整个李唐后宫里,地位都是毫无争议的前三,哪怕是范阳卢氏出身的卢玉真,以及那个诞下皇三子的秦嫔,都远没有办法同她相提并论。
近十年的尊贵身份,如今的陆皇妃,与当年庐州那个可怜女子,已经大不相同了,听了女儿的话,她先是看了看一旁的妹子,然后又看了看李云,叹息道:“这么许多年过去了,九叔也已经这么大年纪,莫要与他一般见识了。”
皇帝陛下笑着说道:“你那九叔是个钻营的性子,这么多年,他眼睁睁看着荣华富贵近在眼前,却求而不得,也算是遭了惩处了。”
陆皇妃,与寻常的妃子不太一样,她不仅仅是后宫里的四妃之一,更是陪着天子从江东一路走到洛阳,与夫妻没有什么分别。
更何况,陆家非止这么一个妃子,陆家的小妹陆琅,也跟着一同进宫,随侍天子,并且给天子生下了皇七子。
单单是陆家所出,就有两个皇子。
有这些关系在,但凡沾上一点,就足够陆祯受用了,但是因为当年的恶形恶相,哪怕陆祯已经低头,但是依旧没有沾上半点光彩。
即便是庐州本地的官员,也听说了他与陆皇妃有旧仇,对他并没有什么优待。
这种情况,对于寻常人来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