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沈墨渊嫌弃的撇过头去对严文说道,“准备笔墨,让他给秦宽的人复信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另一边。
&esp;&esp;青州城,皇宫。
&esp;&esp;皇帝勃然大怒。
&esp;&esp;“这个沈墨渊,朕还真小瞧了他。”
&esp;&esp;“朕花了二十万两黄金买的红薯苗,现如今整个大乾四处皆是。”
&esp;&esp;吴尚书在下面听着,却不敢做声。
&esp;&esp;一开始皇帝要买,他就想反对。
&esp;&esp;只是彼时皇帝一根筋的扎在里面,他倒不好泼冷水。
&esp;&esp;如今最为尴尬之处可不是大乾百姓皆有红薯苗,而是他们都能种植,而皇帝买的红薯苗却因为天气寒冷无法成活。
&esp;&esp;二十万两黄金打了水漂不说,还没办法治沈墨渊的罪。
&esp;&esp;毕竟当初皇帝是打着拯救天下黎民,普及红薯种植的名头买的。
&esp;&esp;如今目的达到,再追究沈墨渊,反而打了自己的脸。
&esp;&esp;安平帝阴沉着吩咐道,“去将秦先生传来。”
&esp;&esp;秦宽的住处就在宫内,距离御书房不过一炷香功夫。
&esp;&esp;这算是皇帝对他的格外恩宠。
&esp;&esp;也是为了方便随时召他前来议事。
&esp;&esp;此时的他刚拿到从凉州城传回来的密信。
&esp;&esp;他眉眼微微舒展,对于里应外合的计划更有把握。
&esp;&esp;想不到凉州城内竟然有如此多的老相识,老属下。
&esp;&esp;如此一来,办起事来就方便不少。
&esp;&esp;还没高兴多久,公公前来禀报,“秦大人,陛下传召。”
&esp;&esp;秦宽闻言,打听道,“公公可知道是何事。”
&esp;&esp;说话间,他将一张银票塞了过去。
&esp;&esp;虽然在江城身居高位,到了大乾他也能迅速适应。
&esp;&esp;有钱才有人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。
&esp;&esp;特别是对于皇帝跟前的人,可不能小气。
&esp;&esp;公公客套了几个轮回,“不情愿”的收下银票,“秦大人日后无需客气。陛下面色看起来不是很好,也不知道缘何。”
&esp;&esp;听到公公这么说,秦宽心里咯噔一下。
&esp;&esp;别看这位皇帝只有二十多岁,城府之深甚至超过现代那位上家。
&esp;&esp;既然皇帝召见,雷霆雨露都得受着,他不敢耽搁,整理了一下行装就跟着公公去了。
&esp;&esp;见到皇帝以后,秦宽依旧只是一拜没有磕头。
&esp;&esp;既然自己一开始就跟皇帝说自己是千年后的高人,这个人设不能随便崩。
&esp;&esp;皇帝并没有说话,但是秦宽可以感受到对方锐利的眼神停留在他身上。
&esp;&esp;过了好半晌,安平帝幽幽开口,“秦先生。”
&esp;&esp;“你可知道,现如今红薯已经在大乾各州县遍地生长。”
&esp;&esp;虽然这语气中没有明显的怒意,但是可以听出来,皇帝很不开心。
&esp;&esp;对于这事,秦宽确实不知情。
&esp;&esp;毕竟初来乍到,他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消息网。
&esp;&esp;“陛下。”秦宽迅速整理好思绪说道,“如果本道猜测不错,凉州王应当是用了大棚种植。”
&esp;&esp;既然现在有些被动,那就打些信息差,说一些安平帝暂时不知道,但是迟早会知道的事。
&esp;&esp;安平帝蹙眉,“何为大棚种植?”
&esp;&esp;秦宽耐心解释,“这是通过师门法器从千年后传来的物品。”
&esp;&esp;“此物搭建好以后,可在严寒之时种植粮食。”
&esp;&esp;安平帝看了吴尚书一眼。
&esp;&esp;吴尚书对着秦宽拱手说道,“秦先生,下官并非不敬。”
&esp;&esp;“你说的师门法器,如果一直为凉州王所用,那于大乾而言,似乎并无益处。”
&esp;&esp;这话说的极为含蓄,但是秦宽哪里听不出来。
&esp;&esp;对方是想说,他就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