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不让考试还不一定能瞒住,知青脾气再软估计也会闹。但是录取通知书这个就不好说了,一张小小的通知书,真藏起来了谁也不知道,还以为没考上呢。
&esp;&esp;扶苏准备到时候在县里蹲着,通知书到了就送他手里,他给带回来,直接转交给本人,不经过他们家里人的手。
&esp;&esp;秦政提醒他:
&esp;&esp;“交到本人手里,也有可能出事。”
&esp;&esp;扶苏一想也对:
&esp;&esp;“那我知会他们一声,然后帮忙保管。等他们离开要去上大学的时候,再来问我拿。”
&esp;&esp;不然放家里,没藏好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损坏。
&esp;&esp;扶苏收着正好,他混不吝的脾气人尽皆知,村里人可不敢触他霉头。
&esp;&esp;时间一晃来到了77年的十月份。
&esp;&esp;随着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,全村都沸腾了。不过准备去参加高考的村里人远不如知青多,因为村里很多人其实中学没念完。
&esp;&esp;扶苏在第一时间蹦出来:
&esp;&esp;“要报名的找我,准考证我给你们收着,保管没人能破坏。要是谁拦着不让你们报名考试,我带你们去县里找公安,或者我帮你们叫公安。”
&esp;&esp;村民们:……
&esp;&esp;这里有你什么事!就你跳得高!
&esp;&esp;本来心里生了小九九的几个村民顿时气得脸色铁青,但是瞄到站在扶苏身边一言不发的村支书秦政,又把到嘴的谩骂给憋了回去。
&esp;&esp;不敢骂不敢骂。
&esp;&esp;他家的女知青当场就哭了:
&esp;&esp;“谢谢!谢谢你!”
&esp;&esp;其实高考恢复的消息之前就隐隐约约有风声了,所以她一直在认真复习,但是她丈夫趁她不在撕了她的书本。幸好被她及时阻拦了,说是和商蔓借的,撕坏了要赔钱。
&esp;&esp;那会儿她就知道,家里不会让她去考试的,她已经为此忐忑了很久。
&esp;&esp;好在,大队长和支书他们都明事理。
&esp;&esp;女知青抹了把眼泪:
&esp;&esp;“秦同志!你真是个好人!”
&esp;&esp;第182章 村长,给我开八份介绍信
&esp;&esp;扶苏本来在村里就不怎么讨人喜欢,这次蹦出来,得罪的人更多了。
&esp;&esp;毕竟村子里沾亲带故的,哪怕只有几家和知青结了婚,剩下好多家也和这家有亲戚关系。
&esp;&esp;亲戚这种生物里,爱管闲事的就很多。
&esp;&esp;甚至有些家庭一开始并没想着把知青扣在村里不让走,结果好事的亲戚跑来劝了劝,各种危言耸听说知青离开后就会抛弃伴侣和孩子,最后闹得人家家宅不宁。
&esp;&esp;这种人比当事人还积极,遇到扶苏脸色臭得好像他们才是和知青领了证的。
&esp;&esp;不可否认有些知青确实会抛弃在农村的家,但一杆子打死实在没必要。
&esp;&esp;面对某些人私下里跑来谴责。
&esp;&esp;扶苏只反问了几句:
&esp;&esp;“既然信不过知青的人品,之前为什么还要结婚呢?是觊觎人家家里的条件,还是觊觎人家的美貌才华?”
&esp;&esp;那人被堵得哑口无言。
&esp;&esp;扶苏意味深长地丢下一句:
&esp;&esp;“想走的人你是留不住的,难道你也想和钱家一样被杀全家威胁?”
&esp;&esp;那人:……
&esp;&esp;确实,如果闹得太过分,鱼死网破了,知青拖着他们一起死怎么办?
&esp;&esp;虽然敢豁出去的不多,但这种事情都是说不准的。
&esp;&esp;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非常紧张,何况临考之前还要做一些准备。比如提前去看考场,提前买好笔,提前决定要不要在考场周围的招待所定个房间居住。
&esp;&esp;这些事情做起来必然会浪费知青们复习的时间。
&esp;&esp;秦河村的知青最幸运的点在于,他们不用花心思去弄复习资料了。
&esp;&esp;临时得知可以参加高考,书本基本是弄不到的。除非保留了以前的书本、而且还带下乡来了,不然就得去县城淘换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