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08章(2 / 3)

esp;可是八国都觉得燕昭王想多了,没人会搞这种漏洞百出的栽赃陷害。秦王政能一统天下,不可能是手段这么低级的人。

&esp;&esp;连韩王都觉得不可能:

&esp;&esp;“秦王不都是惠文王、昭襄王那种的?一言不合就和你正面开打,根本不屑于同你玩计谋。”

&esp;&esp;张平嘴角一抽,想问大王你是不是忘了张仪、范雎、吕不韦那些秦相搞过多少阴谋诡计?不能因为秦王自己作风刚,你就默认他们不玩阴谋啊。

&esp;&esp;但张平毕竟已经歪了屁股,所以他一个字没提,还赞同了韩王的意见。

&esp;&esp;“大王说的对!”

&esp;&esp;始皇随手帮儿子善完后,说现在先这么着。等日后有好机会,可以借着今日结下的善缘拉拢廉氏一族。

&esp;&esp;左右廉颇年纪还小,让他留在族中接受教育。等廉氏把他养成将才后,再任用也不迟。

&esp;&esp;不过看这个架势,等那个时候天下早就一统了。而当前位面是碎片位面,没有外头的地盘可以打,九州境内四海升平的话,将军好像就没有用武之地了。

&esp;&esp;始皇陷入沉思。

&esp;&esp;扶苏也意识到问题所在:

&esp;&esp;“位面会一直维持碎片状态吗?”

&esp;&esp;这个九州处于缝合状态,暂时还只是东周各国之间的缝合。说不准过些年,又会缝合进来一些外头的地盘。

&esp;&esp;始皇抛开此事:

&esp;&esp;“先不管他,若真会朝外缝合,再考虑对策就是了。”

&esp;&esp;秦赵间的战争没打多久就停手了。

&esp;&esp;赵国意识到自己占不到便宜,还被秦国俘虏走了大量将领。再这么下去,赵国要亏个血本无归,不如及时止损。

&esp;&esp;秦国也借口要回来专心建都城,没有紧追不舍。因为始皇看出了赵国想调头去掺和三国混战,认为没必要和赵国死磕,不如放赵国去三国那头搅浑水。

&esp;&esp;赵国八成是想去三国战场上捞一笔油水,补上之前的亏损。若是能从那三国弄到一些愿意投效赵国的将领,之前和秦国打仗的损失就抹平了。

&esp;&esp;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十分强大,以前都是稳压其他五国一头的。燕昭王都是他的晚辈,还是被他扶持上位的。

&esp;&esp;赵武灵王还没见过燕国靠着苏秦和乐毅震慑一方时的风光。

&esp;&esp;于是赵武灵王错估了燕国的实力。

&esp;&esp;被乐毅带兵打得抱头鼠窜时,赵武灵王在想,不应当,他赵国可是虎狼之师,与秦国旗鼓相当,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?

&esp;&esp;如果扶苏能听到他的心声,一定会热心地替他解答:因为廉颇和李牧还没出仕。

&esp;&esp;始皇看完四国战场的奏报说:

&esp;&esp;“燕国有个中年乐毅,过些年赵国应该还会再有个婴儿乐毅出生。”

&esp;&esp;然后等到赵武灵王死的时候,赵国这个乐毅正好是少年人。见证了赵武灵王被饿死沙丘,干脆去了魏国,中途又改道去投奔了广招贤才的燕昭王。

&esp;&esp;本来乐毅是要在赵国做官的——如果他没有恰好经历赵武灵王被儿子搞死这件事。

&esp;&esp;扶苏轻笑:

&esp;&esp;“赵武灵王要是知道了内情,还会更生气。”

&esp;&esp;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。

&esp;&esp;始皇看他笑得开心,问儿子:

&esp;&esp;“燕国如今手握苏秦和乐毅,你待如何?”

&esp;&esp;扶苏顿时就不笑了:

&esp;&esp;“要不先把苏秦杀了吧?”

&esp;&esp;苏秦一心和秦国作对,烦人得很。坏过昭襄王不少好事,偏偏秦国如今手中没有纵横家。

&esp;&esp;张仪、范雎等都不在当前时代,除非从地府摇人,不然就得重新发掘其他纵横家弟子。

&esp;&esp;虽然没有纵横家其实也能灭八国,但任由苏秦在外头蹦跶实在讨厌。扶苏宁愿去和管仲对着打经济战,也不想和苏秦玩结盟拉扯。

&esp;&esp;像这种今天你拉拢了五国,明天我把五国拉拢回去,两个人带着一堆墙头草玩站队游戏,很没意思。

&esp;&esp;始皇慢悠悠推出一份拜帖:

&esp;&esp;“如何就没有张仪了?”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