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再去磨李瑄的耐心,将她知道的告诉李瑄。
&esp;&esp;“一句话让我父亲罢相,杨璹有些狂妄了。”
&esp;&esp;李瑄眼眸微动。
&esp;&esp;杨璹要先将父亲灌醉,然后到李隆基面前诬告父亲。
&esp;&esp;什么样的话,可以直接让李适之失去相位?
&esp;&esp;“或许是酒后戏言。”
&esp;&esp;长离感激李瑄刚才为她说话,所以将这些告诉李瑄。
&esp;&esp;“酒后戏言!”
&esp;&esp;李瑄抓住这个词。
&esp;&esp;对普通人来说,有可能是酒后戏言。
&esp;&esp;但对李隆基来说,绝对不是。帝王行事,不需要证据。
&esp;&esp;难道是?
&esp;&esp;李瑄突然想起父亲是李承乾的孙子。
&esp;&esp;假如父亲喝醉的时候,表达一下李承乾可惜没继位的话,再说一些类似于昨晚他和父亲谈论的“父相子将”。
&esp;&esp;李适之醉酒肯定不会说这些,不过不要紧,杨璹如果趁李适之未醒,直接去皇宫告密。
&esp;&esp;等李适之一脸蒙蔽的进宫,在质问下,肯定会说自己是“酒后失言”。
&esp;&esp;那李适之的相位就到头了,李瑄也要被牵连。
&esp;&esp;李隆基眼睁睁的看着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,将他祖母武则天赶下台;又看着景龙政变,诛杀武三思。
&esp;&esp;然后李隆基亲自策划唐隆政变,和太平公主联合,干掉韦后和其党羽,扶自己父亲登上皇位。
&esp;&esp;最后又发动先天政变,诛杀太平公主,坐稳皇位。
&esp;&esp;一个靠政变起家的皇帝,没有疑心病是不可能的。
&esp;&esp;酒后失言。能比得上一日杀三子吗?
&esp;&esp;李瑄都不相信杨璹是酒后失言,更别说李隆基了。
&esp;&esp;逻辑一理清后,李瑄越想越觉得是这样。
&esp;&esp;因为这就是一条除去李适之的绝佳妙计。
&esp;&esp;杨璹仅仅是大理寺少卿,有必要陷害宰相吗?
&esp;&esp;很明显,还有幕后黑手!
&esp;&esp;“这件事情有几个人知道?”李瑄郑重地问长离。
&esp;&esp;看《资治通鉴》,开元天宝年间,有太多因为泄露消息,酿成灾祸的事情。
&esp;&esp;“她肯定不止告诉我一个人。”
&esp;&esp;长离回复道。
&esp;&esp;意思是那名妓女口风不严。
&esp;&esp;“唉!一件事有两个人知晓,就不再是秘密。”
&esp;&esp;李瑄感叹不已。
&esp;&esp;本来是李适之要喝酒误事。
&esp;&esp;现在杨璹倒是先醉误事。
&esp;&esp;李瑄告诫自己,以后哪怕薄人面子,也不能喝醉,适可而止,让自己清醒。
&esp;&esp;“多谢娘子告知,在下告辞!”
&esp;&esp;李瑄起身向长离告退。
&esp;&esp;对这条关乎命运的线索,李瑄很感激。
&esp;&esp;“将军慢走!”
&esp;&esp;长离送李瑄出阁楼,并目视李瑄离开。
&esp;&esp;和李琅、李屹,以及其他权贵相比,李瑄就像是古代的君子,不愧是名动长安的少年英雄、大才子。
&esp;&esp;可是她只是一个贱籍之人。
&esp;&esp;“李将军……”
&esp;&esp;见李瑄带着亲卫离开,等候已久的慕三娘上前赔笑。
&esp;&esp;“她不喜欢的事情,不要强迫。如果有权贵想要不讲规矩,让他到左相府门前看看立的戟是否倒下!”
&esp;&esp;李瑄只是撂下这句话,径直离开。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&esp;&esp;慕三娘欣喜不已,以为李瑄看上长离了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