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「没有产量,品质也不够好,还是直接还田吧!」
&esp;&esp;「像你这样的老板还真少见,别人都是早早的希望有收益,而你却一点也不急。」
&esp;&esp;「目光要长远。」郭阳说道。
&esp;&esp;他想到了陆汉斌,最近有很多人在明里暗里的告状。太年轻,能力不足,凭白让公司亏钱,各种说法都有。
&esp;&esp;郭阳却不太在意这些,犯错是早有预料的,惊喜的是自然能量的增长速度在意料之外,想必陆汉斌也在坚定不移的执行他的策略。
&esp;&esp;向天山说道:「苜蓿还田的确是好事,腐熟过程中也能释放大量养分,提高土壤肥力。」
&esp;&esp;「对,先还田几万亩。腐熟发酵两个月,到时候苜禾1号也收获了。」
&esp;&esp;「那我们就开始干了。」
&esp;&esp;农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,紫花苜蓿翻压还田,需要先用割草机械将地上部分切割下来,在地表形成覆盖层,随后才将其翻压至地下。
&esp;&esp;在10来台农机的相互协作下,还田工作有条不轨的进行着。
&esp;&esp;自然能量增长的速度又提升了,但郭阳想购买紫色等级的种子,这还远远不够。
&esp;&esp;第90章 牧草压缩
&esp;&esp;获得种子商店快一年时间,郭阳也只是大概了解了自然能量的获取规律。
&esp;&esp;二十万亩盐硷地的工程治理,粗略为1000亩地获得1点自然能量。
&esp;&esp;近半年,虽然有深层土壤盐分的返涌影响,但苜蓿草对土壤也有改良作用,为他提供了二十二点自然能量。
&esp;&esp;此外,63万亩沙漠的初步治理,红崖山水库周边植被恢复,沙漠古河道的治理等。
&esp;&esp;也为他提供了70点的自然能量。
&esp;&esp;加上前期剩馀的,现在共有自然能量101点。
&esp;&esp;而这些都是持续性的,随着生态条件恢复的越好,能量就越多,直至完全停止。
&esp;&esp;随着第一批紫花苜蓿还田,也意味着其馀的苜蓿也可以开始刈割了。
&esp;&esp;尘封许久的克拉斯青贮机械再次亮相。
&esp;&esp;6月初,蓝天白云,微风徐徐。
&esp;&esp;连片的苜蓿草流青溢翠,花蕾摇曳,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其中,绿地毯变成条纹毯,像是在大地上作画。
&esp;&esp;收割后的苜蓿草经过晾晒,随后被打捆机打包。
&esp;&esp;经过处理的苜蓿乾草,营养保留完整,口感也极佳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疆省,生产建设兵团,某间办公室内。
&esp;&esp;「领导,各团场的报告又来了,请示剩馀的苜蓿地也翻耕了种棉花。」
&esp;&esp;「冬天不是才翻耕了吗?现在整个兵团可就不到二十万亩苜蓿了!」
&esp;&esp;「现在苜蓿价格不稳,种棉花的净收益要高出70~100呢。」
&esp;&esp;领导连连哀叹,「急功近利,急功近利啊!棉花要施用大量化肥,又没有苜蓿轮作养地,长久以往,土地就废了!」
&esp;&esp;那人也无奈的说道:「苜蓿的占地时间太长了,第三丶四年才能高产,团场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下降,职工都不情愿草田轮作。」
&esp;&esp;「兵团历来重视绿肥和饲料生产,最高峰时,苜蓿种植面积近150万亩啊!」
&esp;&esp;「主要还是经济效益太低了,都快比不上小麦和玉米了。」
&esp;&esp;领导突然想起一事,「去年陇省有家企业改良盐硷地种紫花苜蓿,现在怎麽样了?」
&esp;&esp;「苜禾啊,今年产量应该不高,行情又不景气,也不知还能不能坚持下去。」
&esp;&esp;「关注下吧。」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苜禾,会议上,向天山介绍着今年的情况。
&esp;&esp;「预计头茬的苜蓿乾草亩产量在80公斤左右,产量不高,但十几万亩也至少有1万多吨的乾草。」
&esp;&esp;销售部的经理名叫余小川,三十来岁,「不多,本地的养殖场就能消化。」
&esp;&esp;向天山问道:「今年行情如何?」
&esp;&esp;「一级苜蓿乾草,本地价约750元/吨,魔都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