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那香炉何等贵重,上面又是红宝石又是绿松石,满家里怕都没有第二个,姑苏城里也未必找得出来,天又不冷,好巧不巧,非要摆到外院客房去,这不是故意引人来偷?”
&esp;&esp;贾敏轻而易举,就看出来林海做的局。
&esp;&esp;林海无所谓的笑道:“是他心思不正,我用好
&esp;&esp;东西招待,反而成了错?”
&esp;&esp;贾敏无奈:“母亲说过,这叫钓鱼执法,上面祖辈连的宗,瞧着不好看。”
&esp;&esp;林海拉过贾敏纤细的手腕冷笑:“愿者上钩,我管他好看不好看!”
&esp;&esp;第112章
&esp;&esp;贾敏一直觉得,林海面上温和,实则是有些腹黑的。
&esp;&esp;腹黑这个词,还是母亲提出来的。
&esp;&esp;就像芝麻包,瞧着软软白白一个包子,咬开一看,满口全是黑馅儿。
&esp;&esp;他这回可不就是一个白白嫩嫩的芝麻包?
&esp;&esp;瞧着林海使坏的样子,这等神气,像回到了少年时。
&esp;&esp;贾敏觉得岁月对他们格外的好,林海如今的样子和成亲时也无甚差别。
&esp;&esp;“你这样一来,旁人岂不是心里不痛快,还会怕了你?”
&esp;&esp;下回姓林的再有人来,就要掂量着会不会被下大狱了。
&esp;&esp;林海笑道:“倘若他是真才士,管他姓不姓林,都改帮一把。”
&esp;&esp;可惜很多人都有劣根性,经不起考验。
&esp;&esp;前世的林海,看贾雨村也只看对了一半。
&esp;&esp;贾雨村是个可造之材,可惜造错了方向。
&esp;&esp;这档子事一出,果然林家清净了许多,再没人敢上门来打秋风。
&esp;&esp;林海除了偶尔出门去和先生讨论文章,闲来不是在家画地图就是忙着修书裱画。
&esp;&esp;几番下来,手艺堪比古董街的老师傅。
&esp;&esp;日子慢悠悠耗着,等林海和贾敏收到金陵那边编撰的第一稿计算通用手册,方才觉得汗颜。
&esp;&esp;想不到金陵那边动作竟然这样快。
&esp;&esp;这本书是在史苗的全程指导下编撰的,比之前拿出试水的计算手册,详实仔细,最重要的是引入了西洋文字记号。
&esp;&esp;完全自创了一个体系。
&esp;&esp;史苗不敢当什么自创,不过全凭回忆,勉强按照自己脑袋瓜里仅有的东西,拼凑出的简单数学教材罢了。
&esp;&esp;徐慧走了以后,史苗看见她的书稿就觉得遗憾。
&esp;&esp;早知如此,她就该拉着徐慧住在一起,好好钻研,这本教材早就能拿出来了。
&esp;&esp;史苗头一回无比讨厌古时候车马慢。
&esp;&esp;而今遗憾也只能成为了遗憾。
&esp;&esp;史苗的推广力度有限,把这本计算通用手册献上做圣上寿礼。
&esp;&esp;事与愿违,这种天书一样的东西,比不上一份词章华美的请安折。
&esp;&esp;现下皇帝陛下不需要立什么典型了,算术书比不上早前和百姓饭碗息息相关的粮食。
&esp;&esp;京城里嘴上说让贾赦回京,实则贾赦磨磨蹭蹭了许久,京城里也没催促的意思。
&esp;&esp;从贾敬灰溜溜回金陵过了大半年,贾赦才慢吞吞往京城去当他的一品将军。
&esp;&esp;敕造荣国府的匾额没带走,史苗还住在金陵呢!
&esp;&esp;宫里唯一做的一件妙事,就是特意下了圣旨,让京城的荣国府照样挂上敕造荣国府的匾额。
&esp;&esp;贾赦觉得挺没意思的。
&esp;&esp;挂个匾额,又不能调兵遣将,又没个实权,甚至连银子都不赏,反而叫他要请客吃席花钱。
&esp;&esp;贾赦学了算学的好处,账目算得愈来愈清了!
&esp;&esp;贾赦旁的没上心,专程上国子监打探,听说国子监的经学科参照了母亲编的册子,马上就派人回金陵报信,只图让母亲高兴高兴。
&esp;&esp;史苗仍然觉得不足,国子监才能教几个人啊?
&esp;&esp;由此看来,九年义务教育,多么伟大。
&esp;&esp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