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史苗满脑子庆幸自己不在京城,不然她这样的诰命夫人,免不得要进宫随祭。
&esp;&esp;现在山高皇帝远,逃过一劫。
&esp;&esp;这下可就别想玩乐了。
&esp;&esp;史苗认命一般,遗憾道:“咱们也该回去了,不然在外游玩,落人口实。”
&esp;&esp;林如海只是举人,没有官阶,可他母亲徐慧也是诰命夫人,家里也要依着礼仪行事。
&esp;&esp;太妃薨逝,一般来说民间要有百日的国丧。
&esp;&esp;虽说礼不下庶人,但读书人大多都会自觉守丧,谁都不想将来有一日真的飞上枝头,因为这种事落个大不敬的把柄。
&esp;&esp;史苗不喜什么宴饮,当下只想看看山水,落到旁人眼中,也是出来享乐的。
&esp;&esp;众人皆找出素淡衣裳来,再不敢穿红着绿,原先预备的路线也不走了,直直取道回金陵和姑苏。
&esp;&esp;动身几日,关于国丧的消息准了。
&esp;&esp;这老皇帝,表演孝心上瘾,把原先的百日硬生生改成了半年。
&esp;&esp;史苗回到金陵时,再过十来日就是年关。
&esp;&esp;往年正是卖各色花灯、桃符、年画的时候,今年冷清清的。
&esp;&esp;先前会在过年办文会,猜灯谜的几个酒楼,亦是惨惨淡淡。
&esp;&esp;金陵真不愧是圣上两次南巡的地儿,隔着京城这么老远,这国丧守得极为认真。
&esp;&esp;因着这个,史苗回府动静也不大。
&esp;&esp;府上今年本来应该新涂朱漆,过年也省了,暗沉沉的,侧门角上还剥落了一小片。
&esp;&esp;再一进家中,灯笼尽数换成了黄油纸面的样式,满家虽然没挂上白孝,也不见一点喜庆颜色。
&esp;&esp;史苗进了家门,换上一件储石色的外袄,再看两个媳妇。
&esp;&esp;大儿媳穿着藏青色,二儿媳穿着褐色,虽然料子是好的。
&esp;&esp;二十几的人,江南冬日傍晚昏暗的天,一家子都老气横秋起来。
&esp;&esp;见她们如此守规矩,史苗安心几分。
&esp;&esp;这两房留在一处,只有互相监督的份儿,反而比自己在时还要警醒,谁都怕落人口实。
&esp;&esp;头一桩事情,便是召集上下管事的娘子训话:
&esp;&esp;“宫里有事,今年不能热热闹闹过了,赏钱肯定是少不了的,你们都规矩点,管好外面的人。”
&esp;&esp;史苗出去一段时日,余威不减,有些人偷懒亏心的,更是战战兢兢。
&esp;&esp;若论秋后算账,太太才是全家上下最厉害的人物,谁都别栽在这一处,不然就有好果子吃。
&esp;&esp;下面人头攒动,齐声道:“是。”
&esp;&esp;训完人,史苗再进屋内,贾赦、贾政并两个媳妇一起进来。
&esp;&esp;史苗一坐定,抬眼问贾赦:“今年可还要你巡堤?”
&esp;&esp;贾赦这回似乎有些消沉,没有史苗预料的那么妈宝,瞧着面上风平浪静,没准当中有事。
&esp;&esp;贾赦神情中难掩失落:“上头没消息,冬日里没有,兴许今年开春也没有。”
&esp;&esp;只是少巡了一回堤坝,贾赦心里那点意见就上脸了。
&esp;&esp;果然是没经历过大挫折,比起那些被贬谪的官员,确实也算不上苦。
&esp;&esp;史苗安抚过贾赦,又开始走下一个流程问贾政读书的事,再问家中的儿媳、孙辈主打一个没落下,最后再送自己预备好的礼物。
&esp;&esp;给孙辈的都是一样的,就连老二家那个还没出生的也算上。
&esp;&esp;毕竟子女不和多是老人无德,累就累点吧!
&esp;&esp;史苗努力端水中。
&esp;&esp;好在贾赦这个妈宝也知道母亲一路劳累,没闹什么气,史苗说要歇的时候,大家便乖乖告辞了。
&esp;&esp;史苗是真的累了,换了衣裳洗漱之后,沉沉的睡去。
&esp;&esp;第二天半梦半醒间,像是做梦一样,听见有人说。
&esp;&esp;“太太,甄家老太太殁了。”
&esp;&esp;“甄家老太太殁了……”
&esp;&esp;甄家老太太也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