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真可恶!竟然叫他们吞了将近一半!”
&esp;&esp;贾敏跟着也摇头晃脑: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,这就是硕鼠了。”
&esp;&esp;史苗却显得沉静,都在意料之中。
&esp;&esp;起先她来到江南,发现金陵前两年也风调雨顺,大约就猜出来有人作假。
&esp;&esp;这一地是精耕细作的典型,土壤条件好,依着古时候的数据,每亩稻田的产量不可能只有一百来斤。
&esp;&esp;虽然二百五十斤也不算高,那是因为史苗特意叫人圈了几块明显有欠收的地,把均值拉下来了。
&esp;&esp;古代民众里不乏种田好手,这回产量高的也有三百五十斤每亩。
&esp;&esp;史苗问几个孩子:“你们说说,这些人如何处置?”
&esp;&esp;大家都不说话,甚至贾姝她们都来不及表示一回义愤填膺。
&esp;&esp;“太太,外面旁支家的老太太又来了。”
&esp;&esp;贾赦脾气爆了:“这是拿辈分压母亲呢!”
&esp;&esp;旁支老太太又如何,这时候来说情,肯定得过不少好处。
&esp;&esp;“不必管。”
&esp;&esp;史苗懒得搭理,一会儿真让老太太进来,才是麻烦事。
&esp;&esp;继续问刚刚的问题:“你们说说该如何处置?”
&esp;&esp;贾赦发狠道:“自然是要他们把吃的吐出来。”
&esp;&esp;其余人还是不说话,史苗接着问:“然后呢?”
&esp;&esp;这下连贾赦都不说话了,也低着头开始看地板。
&esp;&esp;贾赦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纠结的,直接该打死的打死,该卖的卖了,卖得越远越好!
&esp;&esp;史苗吁一口气:“送官吧!瞧瞧他们贪了多少,我也不晓得本朝律法,官府定有知法的大人。”
&esp;&esp;贾政是头一个抬头变脸色的。
&esp;&esp;送官?
&esp;&esp;把府上丑事拿到面上说?
&esp;&esp;这以后金陵旁的家族会怎么看贾家?
&esp;&esp;贾政觉得把贪墨奴才家抄了,然后该卖则卖,再敲打一下其他庄子,不必闹大。
&esp;&esp;可他们近来更加不敢违抗母亲了。
&esp;&esp;母亲料事如神,做事都不是无的放矢。
&esp;&esp;“……是。”
&esp;&esp;这一回,府上的下人闲来就有事掰扯了。
&esp;&esp;虽然传出来消息,太太要把人送官,但荣国府大部分下人却不信。
&esp;&esp;肯定是太太为了敲打其他庄户头子故意的。
&esp;&esp;一蓝衣婆子道:“太太是最仁厚的,听说北面受灾,年前就让北那两个庄子不必送年礼,年后再补。”
&esp;&esp;旁边打水的小丫头不信:“太太怎么信那边受灾的话?”
&esp;&esp;太太可是连这边的话都不信呢!
&esp;&esp;另一个也拎着捅的媳妇插嘴:
&esp;&esp;“你是傻的,朝廷肯定知道,咱们太太是朝廷什么人,想知道哪儿受灾,问一问钦天监。”
&esp;&esp;小丫头就更不白了:“钦天监是什么?”
&esp;&esp;那媳妇得意道:“你们不知道吧?朝廷里管天气的大官,让刮风就刮风,让下雨就下雨!”
&esp;&esp;老婆子眼神里更加崇拜:“怪不得呢!太太手眼通天,瞒不过她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荣国府下人消息不灵通,等内院的婆子丫鬟得消息。
&esp;&esp;官府早就判了抄家流放。
&esp;&esp;奴不忠,奸邪,贪墨主家大笔财产。
&esp;&esp;苦主还是金陵新贵荣国府,官府肯定重判。
&esp;&esp;史苗依旧淡淡的,把这次事做一个总结。
&esp;&esp;“往后每个庄子,秋收之后,就要报上产量来,每年何时秋收,亩均产量都要有存档。”
&esp;&esp;认真记录确实好,但大女儿贾姝勇敢的提出质疑:
&esp;&esp;“母亲,这样一来,下面的人为了邀功,会不会都说自己丰收……”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