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史苗一连甩了二十来鞭子,出一身薄汗。
&esp;&esp;看来这身子有点虚,得多锻炼锻炼。
&esp;&esp;放下鞭子,低头再看贾赦,这小子真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,满脸的得意小表情根本藏不住。
&esp;&esp;史苗只好又杀杀他的性子,冷脸:
&esp;&esp;“我知道你素日言行,要是瞒不住,和你那些不三不四的小厮炫耀,这一顿鞭子,再给你补上。”
&esp;&esp;反正她言出必行,贾赦要是瞒得住,算他有长进,自己没白演一场。
&esp;&esp;要是瞒不住,就真叫他吃鞭子炒肉。
&esp;&esp;史苗将皮鞭一扔。
&esp;&esp;“回去躺着。”
&esp;&esp;贾赦得令,捂着刚刚被打出红痕的手掌,一瘸一拐出去,演技精湛得史苗当场想给他颁奥斯卡。
&esp;&esp;“哎呦!哎呦!”
&esp;&esp;丫鬟婆子们只见大爷一出来,就捂着头歪歪倒倒顺着墙根从角门溜走了,都窃窃笑起来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史苗跨出门,刚刚还在嘲笑贾赦的丫鬟们心里发憷,赶紧都把头低下。
&esp;&esp;唯有九岁的小女儿贾敏一脸忧愁迎过来,双手交叠行了一个万福。
&esp;&esp;第2章
&esp;&esp;史苗看见贾敏,心都化了。
&esp;&esp;平白无故就得一个香香软软的可爱女儿,史苗别提多高兴。
&esp;&esp;贾敏是史苗穿过来以后唯一的慰藉。
&esp;&esp;满家瞧着只有贾敏这个小姑娘最关心自己,真真一个贴心小棉袄。
&esp;&esp;贾敏不愧是能养出黛玉这样闺女的母亲,聪慧机敏。
&esp;&esp;这个年纪,史苗还在玩泥巴,但贾敏已经能把家事料理得有模有样。
&esp;&esp;唯一不好,太聪明的人心思重,史苗都担心她慧极必伤。
&esp;&esp;大哥二哥不长进,唯有小妹妹为这个家操碎了心。
&esp;&esp;瞧着贾敏小眉头一皱,史苗就跟着心疼,连忙换上笑脸,拉过她的手安抚道:
&esp;&esp;“不必担心,你哥哥皮厚,母亲手劲儿也不大,我心里有数。”
&esp;&esp;贾敏的小手冰凉冰凉,急着过来,连手炉都忘了。
&esp;&esp;不等史苗再关心一回闺女。
&esp;&esp;一个媳妇上前小声回话:
&esp;&esp;“太太,东府那边的奶奶请太太赶紧过去……”
&esp;&esp;“怎么?又打了一顿!”
&esp;&esp;史苗听完眉头拧成疙瘩,贾敬还没打够?家暴上瘾啊!
&esp;&esp;史苗给赖嬷嬷递个眼色:“我去看看,别真把孩子打出毛病来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外面人早就传话去预备马车,史苗牵着贾敏冰凉的小手,身后跟着一条尾巴,往角门那边去。
&esp;&esp;一到门口,小厮早就被赶跑,两辆马车候着。
&esp;&esp;史苗先扶着贾敏上车,自己踩上车凳,忽然想起来这一出好戏少了个人。
&esp;&esp;回身问:“你们二爷呢?”
&esp;&esp;有个中等身材,穿靛青比甲,头上插着三支素面银簪的媳妇哈腰赔笑:
&esp;&esp;“二爷今天一早就在书房读书,没出来过,刻苦……”
&esp;&esp;没等媳妇话说完,太太已经在马车坐定,下了帘子,车轮滚动起来。
&esp;&esp;读书,读书。
&esp;&esp;自打她穿过来,贾政好像一直在读书,史苗的住处就像贾政打卡点,每天过来,母子俩说的都是那几
&esp;&esp;句话。
&esp;&esp;贾敏一路安静乖巧,但史苗看得出来,她心慌。
&esp;&esp;按着红楼的剧情,这孩子将来要嫁给林如海,三十多岁才生下黛玉,最后病故。
&esp;&esp;比起宁国府里那个被打得半死不活的贾珍和家里贾赦、贾政。
&esp;&esp;最让史苗闹心的反而是贾敏。
&esp;&esp;原著里贾赦酒色都来还能活到那么老,也没见写贾政有过什么大病,贾老太太身体健朗得更不必说。
&esp;&esp;史苗观察了一
耽美小说